道家三清旗(三個勾代表三清,也

象徵道家社會主義群眾,匯合成道海的波浪。設

者老子講堂葉金山版權所有)

老子道家從來沒有入世或出世的假議題,因為老子是社會主義者,社會主義者就是要在人間建立天國道鄉的擬型、擬態,以天國道鄉的擬型、擬態來證明自己對真正天國道鄉的渴望。

 老子道家就是過去道教的「經典派」,道教「經典派」沒有出家者,沒有出世者。所以真正的老子道家,只有完全的社會人,他們投入社會一切事物,沒有離群索居者。

 老子道家自古相信:「當你深度模仿了天國,你就能進入天國。當你深度模仿了天道,你就能和天道合一。」這就是《道德經》:「從事而道者,同於道;德者,同於德。」的理念。

 所以道家的社會主義,就是模擬天國而建立,道家在中國漢代就曾建立過「文景之治」的天國道鄉擬型,這個擬型顯示了國泰民安、豐衣足食的偉大盛世。

 甚至中國唐代盛世的「貞觀之治」,也是道家的天國擬型,因為唐代是李氏的天下,李氏自認是老子的後代,「貞觀之治」同樣不離老子道家的影響。

 對道家離群索居的誤解,是出於中國的隱士文化,雖然中國自古確實有所謂隱士文化,但現代人卻徹底誤解隱士的意思,誤以為他們是躲在山裡修行從不踏入社會的道家人士。

 其實中國的隱士都是有職業有工作的完全社會人,隱士這個詞是指知識份子中,特別有才學的農民、工人或商人,他們大多數有家有室和親人共同生活,只是已經沒有,或當下還沒有做官而已,絕不是像佛教僧侶或天主教僧侶那種不婚的出家者。

 譬如越王勾踐的謀臣范蠡,大家都說他在越國稱霸後隱居,並且把他列名為隱士。其實范蠡不做官隱居時,根本就是去做大生意,而且還成為巨富,後世稱為陶朱公。

 古代人都希望自己「追比陶朱、業紹陶朱」,意思就是像范蠡一樣,在經商事業中成為巨富,所以說范蠡的隱居,不是出家離群索居,而是不做官而去做生意。

 老子不是隱士,祂曾經是周朝的柱下史,是管理國家圖書文物的高級官員。莊子和孔子一樣,經常在列國君王面前說事,從沒離開政治,所以老子、莊子都不是遠離社會的出家人。

 古代隱者是離開政治圈的職人知識份子,他們有豐富的知識,卻以農耕、工藝或經商為樂而不從政罷了。

 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在沒出來做官之前,根本就是廣大勞動農民中的一員,他說自己「臣本布衣,躬耕於南陽」,就是以耕種為職業的平民,諸葛亮也許還是大地主,所以有充裕的時間做學問,他這位隱士,絕不是出家離群索居的人。

 所以說隱士文化中的隱士,只是之前沒做官,或後來不做官的知識份子,他們全都是有正常工作的職人。

 老子《道德經》講「小邦寡民」要躲避軍國主義而遠徙,那僅只是像猶太人出埃及記一樣的概念,不是叫人去出家。

 「小邦寡民」講「雞犬之聲相聞」,是指各小國之間,過著沒有戰爭的日子,連鄰國的雞叫聲都聽得見,各國和平相處,根本不需要外交折衝,這同樣也不是講脫離紅塵,而是講反戰的社會主義國家,聚在一起和平相處。

 所以說,真正老子道家絕不是出家修行的人。老子道家要避免野心份子用「出家人別管世俗事」的錯誤概念,來批判老子道家的社會運動,就要讓社會明白老子道家的社會主義本質。

 老子道家要聲援社會主義者,要和低下層弱勢窮人站在一起,要打擊資本主義的權棍、錢棍,也要打擊任何支援資本主義的宗教和哲學,千萬不可像某些宗教一樣,盲目站在資本主義錯誤的一方。